困学纪闻

《困学纪闻》是南宋著名学者所撰札记考证性质的学术专著。全书包括说经,八卷。内包括《易》、《书》、《诗》、《周礼》、《仪礼》、《春秋》、《公羊》、《孝经》、《孟子》,小学、经总等;天道、地理、诸子二卷,考史六卷,评诗文三卷。杂识一卷。作者一生博洽多闻,有宋一代诸儒罕与其伦比,学术渊源虽亦出自朱熹,但对朱子之舛误却敢于辨证,并不为师门所讳,坚持门户之见。 ► 名句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又称《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早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约2300年,被誉为“兵学圣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作者为春秋时祖籍齐国乐安的吴国将军孙武。《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 ► 名句

初刻拍案惊奇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初刻拍案惊奇》是模仿话本小说而创造的小说集,其题材大多取自前人。书的内容比较繁杂,思想倾向前后不尽相同,主要有描写商人思想行径、命运遭际的作品和描写婚恋的作品。其多出自前代著述,但经过凌濛初的再创作,也一定程度表现出晚明社会现实与时代气息,浸含着凌氏本人的思想观念和愤世不平之气。常与《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二拍,加上冯梦龙的“三言”,则为“三言二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名句

小五义

  《小五义》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续书之一,全称《忠烈小五义传》又称《续忠烈侠义传》。作者佚名,“小五义”指的五鼠后人,窜天鼠卢方之子粉面子都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霹雳鬼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山西雁徐良、锦毛鼠白玉堂的侄儿玉面专诸白芸生和“小侠”艾虎五人,全书主题环绕在群侠于忠协助平定藩王作乱、于义惩治为恶盗匪两大主题,全书贯彻忠义思想,歌颂行侠仗义精神。 ► 名句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 名句

史记

  《史记》是由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军事等)。《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 名句

九州春秋

《九州春秋》 一书,记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乱世史事。已佚。今有元陶宗仪辑本和清黄奭辑本,黄氏辑本收入《汉学堂丛书》“子史钩沉”,比陶本完整。《说郛》宛委山堂本仅六节,而商务印书馆本更少,仅一节。今从黄本点校。 ► 名句

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明代散文集。为明朝散文家所著。该书共八卷,成书于甲申明亡(1644年)之后,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初版行世。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杂事,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 ► 名句

池北偶谈

《池北偶谈》又名《石帆亭纪谈》,共二十六卷,是清代笔记小说集,作者是王士禛。部分内容由作者儿辈记录整理而成,全书近一千三百条,分成四目:一,谈故:记叙清代典章与科甲制度、衣冠胜事等;二,谈献,主要记叙明中叶至清初名臣、畸人、烈女等事;三,谈艺,评论诗文,采撷佳句;四,谈异,记叙神怪传闻故事。 ► 名句

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蜜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流传不广。 ► 名句

下一页 上一页 / 38页
国语(先秦) 逸周书(先秦) 明儒学案(清代) 本草纲目(明代) 徐霞客游记(明代) 战国策(两汉) 华严经(未知) 高士传(魏晋) 管子(先秦) 容斋随笔(宋代) 汉书(两汉) 神农本草经(先秦) 尚书(先秦) 太平御览(宋代) 夜航船(明代) 墨子(先秦) 焦氏易林(两汉) 前汉演义(清代) 三国演义(明代) 续资治通鉴(清代) 北史(唐代) 黄帝内经(先秦) 水浒传(明代) 幼学琼林(明代) 易传(先秦) 荀子(先秦) 新五代史(宋代) 左传(先秦) 周易(先秦) 晋书(魏晋) 风俗演义(两汉) 小八义(清代) 梁书(南北朝) 辽史(元代) 法华经(未知) 后汉演义(清代) 汉官六种(清代) 新唐书(宋代) 后汉书(南北朝) 老子(先秦) 潜夫论(两汉) 商君书(先秦) 围炉夜话(清代) 子夏易传(先秦) 博物志(魏晋) 针灸大成(明代) 唐传奇(唐代) 小窗幽记(明代) 宋书(南北朝) 北溪字义(宋代) 罗织经(唐代) 尚书正义(唐代) 孔子家语(未知) 九章算术(两汉) 中论(魏晋) 增广贤文(明代) 十六国春秋别传(魏晋) 列女传(两汉) 黄庭经(先秦) 明夷待访录(明代) 晏子春秋(先秦) 唐才子传(元代) 虎钤经(宋代) 旧五代史(宋代) 隋唐两朝志传(明代) 西游记(明代) 英雄记(两汉) 扁鹊心书(宋代) 南游记(明代) 长生殿(清代) 孟子(先秦) 谷梁传(先秦) 太玄经(两汉) 雷峰塔奇传(清代) 葬法倒杖(唐代) 帝范(唐代) 淮南子(两汉) 北史演义(清代) 滴天髓阐微(宋代) 水经注(南北朝) 大唐西域记(唐代) 陈书(南北朝) 仪礼(先秦) 盐铁论(两汉) 十七史百将传(宋代) 孙膑兵法(先秦) 三十六计(先秦) 论衡(两汉) 抱朴子(魏晋) 周礼(先秦) 困学纪闻(宋代) 孙子兵法(先秦) 初刻拍案惊奇(明代) 小五义(清代) 浮生六记(清代) 史记(两汉) 九州春秋(魏晋) 陶庵梦忆(明代) 池北偶谈(清代) 金刚经(未知) 韩湘子全传(明代) 元史(明代) 食疗本草(唐代) 近思录(宋代) 说苑(两汉) 北游记(明代) 李卫公问对(唐代) 说岳全传(先秦) 六祖坛经(唐代) 春秋繁露(两汉) 无量寿经(魏晋) 三字经(宋代) 南北史演义(清代) 三略(先秦) 旧唐书(五代) 弟子规(清代) 隋唐演义(清代) 玉皇经(未知) 神相全编(宋代) 周书(唐代) 醒世恒言(明代) 蛮书(唐代) 华阳国志(魏晋) 肘后备急方(魏晋) 岭外代答(宋代) 吴子(先秦) 顺宗实录(唐代) 传习录(明代) 西夏书事(清代) 僧伽吒经(未知) 便宜十六策(两汉) 贞观政要(唐代) 论语(先秦) 资治通鉴(宋代) 北齐书(南北朝) 随园食单(清代) 撼龙经(唐代) 二刻拍案惊奇(明代) 大学章句集注(宋代) 开元释教录(唐代) 将苑(魏晋) 鬼神传(清代) 文心雕龙(南北朝) 折狱龟鉴(宋代) 吕氏春秋(先秦) 葬书(魏晋) 素书(先秦) 饮膳正要(元代) 黄帝四经(先秦) 四圣心源(清代) 佛国记(魏晋) 月波洞中记(宋代) 匡谬正俗(唐代) 艺舟双楫(清代) 中说(未知) 渊海子平(宋代) 剪灯新话(明代) 练兵实纪(明代) 龙文鞭影(明代) 艺文类聚(唐代) 四十二章经(未知) 刘公案(清代) 史通(唐代) 笑林广记(清代) 悟真篇(宋代) 明季南略(明代) 阴符经(未知) 园冶(明代) 老子想尔注(两汉) 荣枯鉴(五代) 庐山记(宋代) 金匮要略(两汉) 河东记(唐代) 儒林外史(清代) 笠翁对韵(清代) 后西游记(明代) 僧宝传(宋代) 投笔肤谈(明代) 乾坤大略(清代) 朝野佥载(唐代) 古今谭概(明代) 楞伽经(唐代) 西京杂记(两汉) 历代兵制(宋代) 礼记(先秦) 了凡四训(明代) 地藏经(未知) 狄公案(清代) 翠微先生北征录(宋代) 颜氏家训(南北朝) 古画品录(南北朝) 阿弥陀经(先秦) 十二楼(明代) 中庸(先秦) 白虎通义(两汉) 何典(清代) 疑龙经(唐代) 知言(宋代) 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 李虚中命书(唐代)
© 2025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全唐诗 | 免责声明| 豫ICP备16028040号-3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