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巨著。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本书也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 ► 名句

国语

  《国语》相传是春秋时期所撰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国语》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公元前990年)西征犬戎(约公元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公元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 名句

华严经

  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梵文 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Mahāvaipulya Buddhāvataṃsaka Sūtra),大乘佛教主要经典,华严宗的立宗之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 ► 名句

焦氏易林

  《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十六卷,西汉焦延寿撰。《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未定,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 ► 名句

周易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 名句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这本书是作者“于清·咸丰甲寅二月,于桥西馆”的 “一经堂”完成的。作者虚拟了一个冬日拥着火炉,至交好友畅谈文艺的情境,使本书语言亲切、自然、易读,并由于其独到见解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围炉夜话》分为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 名句

晋书

  《晋书》,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权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 名句

十六国春秋别传

十六国春秋》是记载十六国(公元3o4年~公元439年)历史的纪传体史书。 ► 名句

隋唐两朝志传

《隋唐两朝志传》又名《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章回小说。明原著,林瀚重编。十二卷一百二十二回。是集自隋公杨坚于陈高宗大建十三年辛丑岁(581)受周主禅即帝位起,历四世禅位于唐高祖,以迄僖宗乾符五年戊戌岁(878)唐将高元裕戮王仙芝止,凡二百九十五年。记述了隋唐两朝重大事件和主要战争,两朝重要人物皇帝、名将、忠臣、义士、仁人等。 ► 名句

北溪字义

《北溪字义(繁体竖排版)》中的北溪字义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或四书性理字义,是晚年讲学,由他的学生王隽笔录整理的。因为严格的讲,该书内容主要是阐释朱熹的理学思想,而不是一无依傍地疏解四书原义,所以,作者沿用了过去用得较多而又比较简明的北溪字义为书名。 ► 名句

下一页 上一页 / 38页
本草纲目(明代) 国语(先秦) 华严经(未知) 焦氏易林(两汉) 周易(先秦) 围炉夜话(清代) 晋书(魏晋) 十六国春秋别传(魏晋) 隋唐两朝志传(明代) 北溪字义(宋代) 神农本草经(先秦) 法华经(未知) 小窗幽记(明代) 葬法倒杖(唐代) 列女传(两汉) 北史(唐代) 唐才子传(元代) 扁鹊心书(宋代) 博物志(魏晋) 尚书(先秦) 潜夫论(两汉) 中论(魏晋) 南游记(明代) 陶庵梦忆(明代) 浮生六记(清代) 孔子家语(未知) 明儒学案(清代) 西夏书事(清代) 新五代史(宋代) 晏子春秋(先秦) 唐传奇(唐代) 明夷待访录(明代) 盐铁论(两汉) 神相全编(宋代) 幼学琼林(明代) 增广贤文(明代) 论语(先秦) 商君书(先秦) 容斋随笔(宋代) 高士传(魏晋) 前汉演义(清代) 三字经(宋代) 子夏易传(先秦) 汉官六种(清代) 逸周书(先秦) 葬书(魏晋) 英雄记(两汉) 十七史百将传(宋代) 素书(先秦) 孙子兵法(先秦) 水浒传(明代) 续资治通鉴(清代) 孟子(先秦) 太玄经(两汉) 水经注(南北朝) 春秋繁露(两汉) 传习录(明代) 便宜十六策(两汉) 旧五代史(宋代) 玉皇经(未知) 说岳全传(先秦) 撼龙经(唐代) 三国演义(明代) 后西游记(明代) 大学章句集注(宋代) 黄帝内经(先秦) 李虚中命书(唐代) 战国策(两汉) 荀子(先秦) 李卫公问对(唐代) 三十六计(先秦) 九章算术(两汉) 白虎通义(两汉) 金刚经(未知) 论衡(两汉) 儒林外史(清代) 资治通鉴(宋代) 管子(先秦) 北游记(明代) 渊海子平(宋代) 北齐书(南北朝) 史通(唐代) 四十二章经(未知) 黄帝四经(先秦) 剪灯新话(明代) 醒世恒言(明代) 西游记(明代) 帝范(唐代) 南北史演义(清代) 吴子(先秦) 左传(先秦) 周书(唐代) 史记(两汉) 蛮书(唐代) 夜航船(明代) 楞伽经(唐代) 笠翁对韵(清代) 周礼(先秦) 匡谬正俗(唐代) 尚书正义(唐代) 弟子规(清代) 何典(清代) 园冶(明代) 华阳国志(魏晋) 了凡四训(明代) 孙膑兵法(先秦) 文心雕龙(南北朝) 淮南子(两汉) 刘公案(清代) 饮膳正要(元代) 金匮要略(两汉) 虎钤经(宋代) 三略(先秦) 月波洞中记(宋代) 西京杂记(两汉) 中庸(先秦) 针灸大成(明代) 肘后备急方(魏晋) 僧伽吒经(未知) 雷峰塔奇传(清代) 罗织经(唐代) 岭外代答(宋代) 徐霞客游记(明代) 后汉演义(清代) 将苑(魏晋) 谷梁传(先秦) 隋唐演义(清代) 小八义(清代) 吕氏春秋(先秦) 艺舟双楫(清代) 食疗本草(唐代) 无量寿经(魏晋) 六祖坛经(唐代) 黄庭经(先秦) 阴符经(未知) 龙文鞭影(明代) 仪礼(先秦) 汉书(两汉) 古画品录(南北朝) 阿弥陀经(先秦) 知言(宋代) 宋书(南北朝) 狄公案(清代) 艺文类聚(唐代) 大唐西域记(唐代) 开元释教录(唐代) 地藏经(未知) 僧宝传(宋代) 近思录(宋代) 说苑(两汉) 滴天髓阐微(宋代) 后汉书(南北朝) 朝野佥载(唐代) 池北偶谈(清代) 二刻拍案惊奇(明代) 老子(先秦) 悟真篇(宋代) 墨子(先秦) 贞观政要(唐代) 十二楼(明代) 佛国记(魏晋) 疑龙经(唐代) 旧唐书(五代) 荣枯鉴(五代) 河东记(唐代) 明季南略(明代) 药性歌括四百味(明代) 练兵实纪(明代) 投笔肤谈(明代) 历代兵制(宋代) 鬼神传(清代) 新唐书(宋代) 折狱龟鉴(宋代) 梁书(南北朝) 古今谭概(明代) 长生殿(清代) 太平御览(宋代) 老子想尔注(两汉) 翠微先生北征录(宋代) 易传(先秦) 小五义(清代) 辽史(元代) 礼记(先秦) 中说(未知) 乾坤大略(清代) 韩湘子全传(明代) 元史(明代) 风俗演义(两汉) 颜氏家训(南北朝) 笑林广记(清代) 随园食单(清代) 九州春秋(魏晋) 北史演义(清代) 庐山记(宋代) 初刻拍案惊奇(明代) 五灯会元(宋代) 农桑辑要(元代) 抱朴子(魏晋) 四圣心源(清代) 困学纪闻(宋代)
© 2024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全唐诗 | 免责声明| 豫ICP备16028040号-3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