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怨歌行

曹植 〔两汉〕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縢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縢,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赏析 注释 译文

迢迢牵牛星

佚名 〔两汉〕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赏析 注释 译文

报任少卿书 / 报任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少卿足下:

  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郁悒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符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表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以中材之人,事有关于宦竖,莫不伤气,而况于慷慨之士乎!如今朝廷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之豪俊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

  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能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杯酒,接殷勤之余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之名将,不能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真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乎?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厉也。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箠,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积威约之势也。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面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季布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此人皆身至王侯将相,声闻邻国,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在尘埃之中。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由此言之,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谨再拜。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对酒行

曹植 〔两汉〕

含生蒙泽。
草木茂延。

善哉行

曹操 〔两汉〕

自惜身薄祜。夙贱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

其穷如抽裂。自以思所怙。虽怀一介志。是时其能与。

守穷者贫贱。惋叹泪如雨。泣涕于悲夫。乞活安能睹。

我愿于天穷。琅邪倾侧左。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显行天教人。谁知莫不绪。

我愿何时随。此叹亦难处。今我将何照于光曜。释衔不如雨。

乐府

曹植 〔两汉〕

墨出青松烟。
笔出狡兔翰。
古人感鸟迹。
文字有改判。

四言诗

曹植 〔两汉〕

华屏列曜。
藻帐垂阴。
赏析 注释 译文

吁嗟篇

曹植 〔两汉〕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赏析 注释 译文

诀别书

卓文君 〔两汉〕

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
锦水有鸳,汉宫有木,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下一页 上一页 / 20页
韩信破赵之战(司马迁) 诫子书(诸葛亮) 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 名都篇(曹植) 观沧海(曹操) 杖铭(刘向) 舂歌(戚夫人)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司马迁) 蒿里行(曹操) 虽有嘉肴(戴圣) 箜篌引 / 野田黄雀(曹植) 美女篇(曹植) 仙人篇(曹植) 气出唱(曹操) 与杨德祖书(曹植) 飞龙篇(曹植) 塘上行(甄宓) 龟虽寿(曹操) 短歌行(曹操) 赠王粲诗(曹植) 封燕然山铭(班固) 项羽之死(司马迁) 艳歌行(曹植) 秋风辞(刘彻) 飞龙篇(曹植) 精微篇(曹植) 芙蓉池诗(曹植) 触龙说赵太后(刘向) 气出唱(曹操) (曹植) 喜雨诗(曹植) 羽林郎(辛延年) 当墙欲高行(曹植) 杂诗七首·其七(曹植) 野田黄雀行(曹植) 七哀诗三首·其二(王粲) 鸿鹄歌(刘邦) 两仪篇(曹植) 出师表 / 前出师表(诸葛亮) 步出夏门行·冬十月(曹操) 归田赋(张衡) 度关山(曹操) 弃妇诗(曹植) 留别妻(苏武) 五帝本纪赞(司马迁) 述志令(曹操) 艳歌行(曹植) 大魏篇(曹植) 白马篇(曹植) 七哀诗(曹植) 妬诗(曹植) 鲁灵光殿赋(王延寿) 同声歌(张衡) 对酒(曹操) 善哉行(曹操) 种葛篇(曹植) 当欲游南山行(曹植) 驱车篇(曹植) 乐府(曹植) 门有万里客行(曹植) 怨歌行(曹植) 迢迢牵牛星(佚名)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司马迁) 太史公自序(司马迁) 对酒行(曹植) 善哉行(曹操) 乐府(曹植) 四言诗(曹植) 吁嗟篇(曹植) 诀别书(卓文君) 短歌行(曹操) 屈原列传(司马迁) 魏公子列传(司马迁) 矫志诗(曹植) 求自试表(曹植) 九叹(刘向) 苏武传(节选)(班固) 西都赋(班固) 妾薄命行·其二(曹植) 平陵东行(曹植) 朔风诗(曹植) 乐府 其七(曹植) 薤露(曹操) 白头吟(卓文君) 晏子使楚(刘向) 七哀诗三首·其三(王粲) 董娇饶(宋子侯) 李延年歌(李延年) 薤露(曹操) 离友诗(曹植) 离别诗(曹植) 七哀诗三首·其一(王粲) 旱云赋(贾谊) 情诗(曹植) 秋胡行 其二(曹操) (曹植) 赠从弟·其二(刘桢) 过秦论(上篇)(贾谊) 诫外甥书(诸葛亮) 天地(刘彻) 杂诗·南国有佳人(曹植) 洛神赋 / 感甄赋(曹植) 凤求凰(司马相如) 东京赋(张衡) 董逃歌词(曹操) 赠徐干诗(曹植) 文帝议佐百姓诏(刘恒) 陈涉世家(司马迁) 从军诗五首·其一(王粲) 善哉行 其一(曹操) 饮马长城窟行(曹操) 五游咏(曹植) 盘石篇(曹植) 矫志诗(曹植)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善哉行二首(曹植) 杂诗七首·其五(曹植) 杂诗(曹植) 七哀诗(曹植) 甘露讴(曹植) 朔风诗(曹植) 四愁诗(张衡) 上书谏猎(司马相如) 赠白马王彪·并序(曹植) 杂诗七首·其一(曹植) 离友诗(曹植) 薤露(曹植) 鵩鸟赋(贾谊) 答苏武书(李陵) 七谏(东方朔)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 撰) 上林赋(司马相如) 从军诗五首·其二(王粲) 陌上桑(曹操) 圣皇篇(曹植) 当来日大难(曹植) (曹植) 悲愤诗(蔡琰) 斗鸡诗(曹植) 登楼赋(王粲) 滑稽列传(司马迁) 杂诗(曹植)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曹植) 华晔晔(刘彻) 酒箴(扬雄) 孟冬篇(曹植) 晏子谏杀烛邹(刘向) 鲁共公择言(刘向) 外戚世家序(司马迁) 管晏列传(司马迁) 酷吏列传序(司马迁) 答客难(东方朔) 鰕䱇篇(曹植) 灵芝篇(曹植) 嘉禾讴(曹植) 浮萍篇(曹植) 李夫人赋(刘彻) 游侠列传序(司马迁) 赠从弟·其三(刘桢) 秋胡行(曹操) 朔风诗五章(曹植) 赠丁仪诗(曹植) 寡妇诗(曹植) 画蛇添足(刘向) 三人成虎(刘向) 大风歌(刘邦) 赠从弟·其一(刘桢) 项羽本纪赞(司马迁) 杂诗(曹植) 乐府(曹植) 君子行(曹植) 九怀(王褒) 杂诗七首·其二(曹植) 从军诗五首·其五(王粲) 善哉行 其二(曹操) 惟汉行(曹植) 苦思行(曹植) 虎求百兽(刘向) 孟母三迁(刘向) 惜誓(贾谊) 九思(王逸) 七哀(曹植) 怨词(王昭君) 叶公好龙(刘向) 美人赋(司马相如) 伯夷列传(司马迁) 鸿门宴(司马迁) 东都赋(班固) 铜雀台赋(曹植) 咏史(班固) 豫章行二首 其二(曹植) 孔子世家赞(司马迁) 妾薄命行·其一(曹植) 十五从军行 / 十五(佚名) 江南(汉乐府) 匈奴歌(佚名) 塞翁失马(刘安) 胡笳十八拍(蔡文姬) 司马错论伐蜀(刘向) 精列(曹操)
形式
© 2024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全唐诗 | 免责声明| 豫ICP备16028040号-3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