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韦城李少府

张九龄 〔唐代〕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遇十二首·其一

张九龄 〔唐代〕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

张九龄 〔唐代〕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遇十二首·其二

张九龄 〔唐代〕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发曲江溪中

张九龄 〔唐代〕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
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
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
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月怀远 / 望月怀

张九龄 〔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

张九龄 〔唐代〕

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天与三台座,人当万里城。
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
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
山川勤远略,原隰轸皇情。
为奏薰琴唱,仍题宝剑名。
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
山甫归应疾,留侯功复成。
歌钟旋可望,衽席岂难行。
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

张九龄 〔唐代〕

万丈洪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陆澧

张九龄 〔唐代〕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羽扇赋

张九龄 〔唐代〕

  开元二十四年夏,盛暑。奉敕使大将军高力士赐宰臣白羽扇,某与焉,窃有所感,立献赋曰:

  当时而用,任物所长。彼鸿鹄之弱羽,出江湖之下方,安知烦暑,可致清凉?岂无纨素,彩画文章?复有修竹,剖析毫芒。提携密迩,摇动馨香,惟众珍之在御,何短翮之敢当?而(《文粹》作“与”)窃思于圣后,且见持于未央。伊昔皋泽之时,亦有云霄之志,苟效用之得所,虽杀身之何忌?肃肃白羽,穆如清风,纵秋气之移夺,终感恩于箧中。

下一页 上一页 / 20页
送韦城李少府(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张九龄)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二(张九龄) 初发曲江溪中(张九龄)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张九龄) 答陆澧(张九龄) 白羽扇赋(张九龄) 叙怀二首(张九龄) 登总持寺阁(张九龄) 题画山水障(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四(张九龄) 临泛东湖(时任洪州)(张九龄) 咏燕 / 归燕诗(张九龄)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张九龄) 晚霁登王六东阁(张九龄) 湘中作(张九龄)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张九龄) 九度仙楼(张九龄)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张九龄)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张九龄) 当涂界寄裴宣州(张九龄)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张九龄) 郡内闲斋(张九龄) 送广州周判官(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其九(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张九龄) 初发江陵有怀(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张九龄) 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 和裴侍中承恩拜扫旋辔途中有怀(张九龄)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张九龄)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张九龄) 送赵都护赴安西(张九龄) 归燕诗(张九龄) 通化门外送别(张九龄)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张九龄) 奉和圣制龙池篇(张九龄) 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张九龄)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张九龄) 巫山高(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张九龄) 郡江南上别孙侍御(张九龄) 使还湘水(张九龄) 登襄阳岘山(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张九龄)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张九龄) 浈阳峡(张九龄) 龙门旬宴得月字韵(张九龄) 使还都湘东作(张九龄)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张九龄) 道逢北使题赠京邑亲知(张九龄)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张九龄)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张九龄) 奉和圣制温泉歌(张九龄)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张九龄) 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张九龄) 杂诗五首(张九龄) 登城楼望西山作(张九龄) 送宛句赵少府(张九龄) 送苏主簿赴偃师(张九龄) 在郡秋怀二首(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挽词三首(张九龄)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张九龄)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张九龄)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张九龄) 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张九龄) 南山下旧居闲放(张九龄) 答陈拾遗赠竹簪(张九龄)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张九龄) 与弟游家园(张九龄)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张九龄)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张九龄) 荆州作二首(张九龄) 江上(张九龄)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张九龄) 南还湘水言怀(张九龄) 初发道中寄远(张九龄) 登荆州城楼(张九龄) 酬宋使君见诒(张九龄) 江上遇疾风(张九龄) 登临沮楼(张九龄) 怀此地(张九龄) 耒阳溪夜行(张九龄)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张九龄)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张九龄)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张九龄) 巡属县道中作(张九龄)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张九龄) 剪彩(张九龄) 旅宿淮阳亭口号(一作宋之问诗(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张九龄)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张九龄)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张九龄) 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张九龄) 西江夜行(张九龄)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张九龄) 三月三日登龙山(张九龄) 奉和圣制瑞雪篇(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张九龄)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张九龄) 与生公寻幽居处(张九龄) 晨出郡舍林下(张九龄) 林亭咏(张九龄) 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张九龄) 南阳道中作(张九龄)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张九龄)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张九龄)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张九龄) 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张九龄) 巡按自漓水南行(张九龄) 戏题春意(张九龄) 折杨柳(张九龄)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张九龄)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张九龄)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张九龄)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张九龄) 故刑部李尚书荆谷山集会(张九龄)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张九龄)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张九龄)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张九龄) 使至广州(张九龄) 将至岳阳有怀赵二(张九龄) 送使广州(张九龄)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张九龄) 和崔尚书喜雨(张九龄)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张九龄) 自彭蠡湖初入江(张九龄) 溪行寄王震(张九龄) 赠澧阳韦明府(张九龄) 送杨道士往天台(张九龄)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张九龄) 秋怀(张九龄)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张九龄) 敕赐宁王池宴(张九龄)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张九龄)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张九龄)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张九龄) 送杨府李功曹(张九龄)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张九龄)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张九龄) 自湘水南行(张九龄) 春江晚景(张九龄)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张九龄)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张九龄)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张九龄)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张九龄)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张九龄) 眉州康司马挽歌词(张九龄)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其十一(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其五(张九龄) 咏燕(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听筝(张九龄)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张九龄)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张九龄) 游洞门题陈氏丹台诗(张九龄)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张九龄)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张九龄)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张九龄)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张九龄) 咏史(张九龄)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张九龄) 饯王尚书出边(张九龄) 秋夕望月(张九龄) 初秋忆金均两弟(张九龄) 将发还乡示诸弟(张九龄) 登郡城南楼(张九龄)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张九龄) 林亭寓言(张九龄)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张九龄)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张九龄)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其三(张九龄)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张九龄)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张九龄) 叙怀二首 其一(张九龄) 江上使风呈裴宣州耀卿(张九龄) 初入湘中有喜(张九龄) 感遇·江南有丹橘(张九龄) 赴使泷峡(张九龄) 九月九日登龙山(张九龄) 与生公游石窟山(张九龄) 晚憩王少府东阁(张九龄) 酬王六寒朝见诒(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 其四(张九龄)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张九龄) 庭梅咏(张九龄)
形式
© 2024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全唐诗 | 免责声明| 豫ICP备16028040号-3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