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出自唐代韩愈的《杂说四·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

展开阅读全文 ∨

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1、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显现、表现。
2、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通“饲”饲养;“材” 通 “才”,才能。
3、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5、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同“祇(只)”,只、仅仅。

二、古今异义
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古义:这样的。
今义:判断词。

2、(安)求其能千里也?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安定;安装。

3

展开阅读全文 ∨

主题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展开阅读全文 ∨

常考题型

  1 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

理解评述

  《马说》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和层层深入的结构方式。先从正面提出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性作用,从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

展开阅读全文 ∨

常见问题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从我们自身来看,是,因为我们是先认识了伯乐,再经伯乐认识了千里马,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认识的先后顺序,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而从逻辑上来看,应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才有了伯乐。

  2、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5、概括第二段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展开阅读全文 ∨

文体介绍

  “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属议论文,大多是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有点像现代杂文的风格,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

展开阅读全文 ∨

层次划分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

展开阅读全文 ∨

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

展开阅读全文 ∨

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宜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1.领读,即由教师(或选择1~2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语气。领读者事前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2.结合文中的虚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

  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

展开阅读全文 ∨
© 2024 爱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全唐诗 | 免责声明| 豫ICP备16028040号-3 百度